#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天际春雷炸响,9.3天安门广场上空,3架轰-6N战略轰炸机以傲人姿态呼啸而过,机腹下挂载的神秘导弹首次亮相就震惊世界
排山倒海,雷霆万钧,3架轰-6N、3架轰-6K和3架轰-6J组成的轰炸机梯队呼啸而来,瞬间点燃了阅兵现场的激情。机腹挂着十米长矛的轰-6N掠过观礼台,现场解说员的声音突然加重:"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 这九个字的官方定调称号——中国空军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战略之翼,标志着中国空中力量正式迈入战略轰炸机俱乐部。轰-6N的战略地位获得官方确认,意味着它已经与美国的B-2、B-21、B-52和俄罗斯的图-95、图-160等战略轰炸机站在同一梯队。这款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具备空中受油能力,大大扩展了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比起同场受阅的"空中战神"轰-6K和海军精打利刃轰-6J,轰-6N获得的称谓藏着更深的意味。眼前这架脱胎于图-16的国产战鹰,机腹竟被改造出深邃的凹槽挂架。就像给猎鹰装上新的利爪,这个设计让它能稳稳抓起十吨重的"惊雷-1"导弹,从此告别蜷缩在机舱里的炸弹时代。从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初次亮相,到如今成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力量,轰-6N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空中战略打击能力的飞速提升。官方通稿中特别强调,轰-6N可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力量”。
真正让轰-6N跻身战略轰炸机行列的关键,在于它与“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的完美组合。这款在阅兵中首次亮相的导弹是一款全新的携带核弹头的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它采用了双锥体头部设计,头部后方还有四片三角形控制面,使其在头体分离后具备出色的机动能力。轰-6N挂载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后,最远射程或达到12000公里,如果再进行空中加油,射程再加2000公里也毫无压力。这意味着惊雷-1在轰炸机挂载后完全可以用于洲际打击。轰-6N与“惊雷-1”导弹的组合带来了革命性的作战模式。传统轰炸机需要冒险突入敌方防空火力网,但轰-6N可以在敌方战斗机的拦截范围之外发射导弹,实现了“防区外打击”。这种能力使得轰-6N成为移动的导弹发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生存能力和打击突然性。此次阅兵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是中国首次完整展示了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核导弹第一方队中,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和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共同接受了检阅。
空基战略核力量以战略轰炸机为打击平台,机动性强,生存能力也更强,是最为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之一。战略轰炸机可随时升空执行核打击战备值班,难以预测空基战略导弹发射的位置以及时机,从而增加了对手探测的难度。空基战略导弹的列装让我国的核打击方式多了一项选择,可以使我国的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更加可靠且可信。轰-6系列轰炸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传奇。从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苏联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试制轰-6开始,这款战机已经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演变。从最初的轰-6甲型参与空投原子弹爆炸试验,到后来发展出轰-6乙侦察机、轰-6丙电子干扰飞机、轰-6丁导弹攻击机等多种改型,轰-6家族不断壮大。2005年,中国开始自主改进研制新型中远程轰炸机轰-6K,该型轰炸机平台水平、机载设备及动力装置等比先前轰-6系列飞机均有大幅提升,具有载重大、航程远、反应快速、打击精确等特点。而轰-6N作为轰-6K的进一步升级版,已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具备了空中加油的能力,可以飞得更远,挂得更多。
轰-6N在万米高空点燃"惊雷-1"的发动机,这根12米长的空射弹道导弹,借着轰炸机赋予的初速度和高度,射程轻松突破5000公里门槛。西太平洋某次隐秘试射中,一架前出巡逻的轰-6N在关岛以东亮出獠牙,火控雷达锁定的红点悄然覆盖了夏威夷的军事坐标。以前总说三位一体核威慑缺条腿,现在这条腿能踹到对岸家门口了。" 轰-6N机头那根受油管的分量——灌满航空燃油的巨兽,作战半径能推到3500公里外。配合"惊雷"导弹的极限射程,从华东机场起飞的战鹰经一次加油,威慑范围就能罩住阿拉斯加的导弹拦截阵地。传统轰炸机总要冒险钻防空网,轰-6N却能在防空识别区外悠闲盘旋。挂载核弹头的"惊雷"导弹从国际空域发射,留给反导系统的预警时间被压缩到分钟级。空基平台特有的机动性:二十架轰-6N分散在太平洋不同空域,随时能从东西南北多个轴向同时点火。从中远程轰炸机到战略轰炸机,轰-6系列战机的战略意义始终在提升。作为一种空基平台,轰-6系列维护使用成本可以很低,但生存能力在不断提升,航电水平也在提升,与此同时,它所挂载的大型空对地弹药射程越来越远。
国外媒体也对此次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高度关注。英国《卫报》称,中国在阅兵式最核心的环节展示了空基、海基和陆基核武器,表明“北京的长期目标是与美国军事实力匹敌”。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核武器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认为,这些导弹令西方分析人士“大吃一惊”。CNN则报道称,通过展示的激光设备等技术,北京可能也会在无人机防御方面更胜一筹。澳大利亚退役陆军少将米克·瑞安表示:“中国军队的技术非常先进,但最重要的是,它几乎可以自主建造所需的一切。”随着轰-6N战略轰炸机和“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的组合亮相,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已经完成。这支力量将成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为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更强大、更可靠的捍卫手段。
天际春雷滚滚,战神展翼高飞。中国空中战略打击力量正在强国强军的征程上不断换羽高飞,飞出不断延伸的时代航迹。
加杠杆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